外快的勾当,他也不是第一次干了,只不过这次运送的“货物”有些特别。
不过,看在30块银元的份上,他还是接了这笔生意。
这年头,谁能跟钱过不去呢?
刘振生心里很高兴,盘算着等到了东北,上次没舍得买的野山参,这次一定要买下来。
那可是成了形的野山参,至少在三十年以上,要是在上海的药铺里买,价钱至少要翻一倍。
“请问,您是顺和号的刘振生刘先生吧?”一名三十左右岁的男子走了过来。
刘振生看了看他,不认识,说道:“什么事?”
男子说道:“是陶小姐让我来的。”
刘振生温言一愣:“她人呢?”
“她昨晚感染了风寒,病了,来不来了了。”
“来不了了?那、她运的货咋办?”
“船是到旅顺吧?”
“没错。”
“到了旅顺之后,会有一个叫周海东的人来接货。这是另一半的运费。”男子四处看了看,塞给刘振生一个信封。
信封里15块银元一分不少,刘振生这才放心来,只要钱到位,到了地方有人接货,陶青红不随行更好,反而还少了一个累赘。
“刘先生,那就拜托了。”
“没事没事,哦,接货那个叫周啥来着?”
“周海东。”
“周海东。好,我记住了。”
刘振生把钱揣好,兴冲冲返回了顺和号。
七点钟整。
呜——
伴随着长长的汽笛声,顺和号货轮缓缓驶离了财神码头。
一辆黑色轿车内,远远的目送着货轮启航,翁光明对身旁的手下说道:“那个就是顺和号吧?”
“应该是吧?”手下举着一个望远镜,他们的方向朝东逆光,多少有些晃眼。
翁光明劈手夺过望远镜,嘴里说道:“算命我就去城隍庙了!长眼睛管啥的,有望远镜还能看不到!”
他举着望远镜看了一会,镜头正对着冉冉升起的太阳,只能看到一艘巨大的轮船渐渐远去,船头上的字一个也看不清。
“逆光停车,你真他娘是个人才!”翁光明气得把望远镜丢在一旁。
手下讪讪的说道:“对不起,队长,我把逆光的事忽略了……”
翁光明冷哼了一声:“早晨出来的时候,你可没忽略门口卖肉包子的!”
正在这时候,那